您好,欢迎访问东莞市倍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   产品中心   |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0769-82303979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李先生
手   机:13112852595
电   话:0769-82303979
传   真:0769-82303916
邮   箱:lin@dgbpk.com
网   址:www.dgbpk.com
地   址: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水贝村侨业路8号
公司新闻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倍特包装谈谈凹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时间:2020-05-16 15:41:46 已阅读:2714 次

凹版印刷,是用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凹版印刷的印版多为铜 质。早期的铜质凹版用手工雕刻而成。雕刻铜版印刷,中国古已有之,只是不如近代西方传入的铜版印刷精致。
雕刻凹版,是以金属(主要是铜板和钢板)为版材,在金属板平面上雕刻凹下的图文制成凹版 ,在凹版上施墨、印刷的工艺技术。分手工直接雕刻凹版和在涂有耐酸抗蚀剂的金属板上用 手工或机械雕刻出图文后,再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制成凹版两种。
近代的雕刻凹版,起自十五世纪中叶。据说,在意大利的佛罗兰亭(Florentine)有一个金匠 ,名叫腓尼格拉(Maso Finiguerra),无意中发现了金属的可蚀性,进而发明了用化学腐蚀金属板而制作凹版的技术。直到十九世纪初,欧洲才始用雕刻凹版印制名画。
西方近代雕刻凹版之传入中国,分南北二系。南方为意大利派,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北方则为美国派,于1908年北京度支部印刷局初建时所引进。
一、手工雕刻腐蚀凹版
手工雕刻腐蚀凹版,是在金属版材上用手工雕刻出原稿图文,再用化学腐蚀液进行腐蚀制成 凹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其制版技术在1889年王振夫著的《铜刻小记》就有详细记载,现摘录下来供参考,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磨版→上蜡→钩图→上版→刻蜡→烂铜→修版
其方法是以平薄铜版,用坚木炭磨净,将版在炭火上微烘,擦以黄蜡,软毛板刷刷匀之,阴凉数时听用。一面先将玻璃纸用针刀钩图, 钩时画破纸半层,以红粉揩入纸纹中,将此纸覆于版面,在纸背摩擦,粉落蜡面,再移火上稍烘,粉俱粘牢,仍阴凉片时,始可动刀。照红粉处划去蜡,划时目视显微镜,将刀缓缓移动。刊迄,放版于平处,灌上烂铜药水,待一二小时后铜即烂深。洗净药水,揩去黄蜡,先印样张校阅,有遗漏则可添刻;有差误则可改正。倘磨版时不能净,起有细纹,印出之纸上即有黑丝;刷蜡时不匀,起有极小之孔,印后即成黑点;或刻时偶带伤蜡面一块,则更成墨团矣 。盖药水见铜即烂之故也。如未灌药水时知之,尚有留药敷涂,药水即留住,而不能下矣。版成后,须擦净藏妥,以免起锈碰伤。至刷印也,亦有赖乎机器等物。盖阴文之不同阳文耳。
磨版:以红铜打成薄版,其厚薄视乎大小,厚者不过一分;用坚木炭磨之,使其极光净为 度。磨时不可:第一磨横磨,第二磨直磨。须俟满版磨到,始可转手。则版上之光归一律。乱磨则光必错落,刻时耀目也。粗磨则以水,细磨则以油,或更以毡卷一圆式帚蘸油加擦之 。
上蜡:以铜版就炭火(文火)炉上烘热,将蜡擦之。版热则蜡烊下, 用软板刷(式如糊刷帚毛 长半寸木柄上圆而下扁阔),将蜡刷匀。刷法同磨法,勿横直错杂。蜡须极薄而匀,刷时有 灰沙粘入必起粒,此处易脱,烂铜后即成深孔。上蜡后须阴凉若干时刻,使其蜡老结。
钩图:用玻璃纸罩于图面,四角用盖钉(如图: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用的盖钉)钉牢。钉后 ,手握针刀(如图: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用的针刀), 目视显微镜(如图: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用的目视显微镜)细细钩画,将纸画破半层;此纸一旦遇到口中热气即不平正,须小必。为此最好中将近身处的纸遮住。至钩时应用之器,平行直线则用三边版(如图: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用的三边版),曲线则用曲线规 (如图: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用的曲线规),圈线则用活股规(如图: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用的活股规),与画图无异,不过画图用铅笔墨笔,这里用铁笔;画图则一笔可到,而这里则须双钩。玻璃纸西洋者白且厚,日本者稍黄而薄,其价仅十倍之一,然已尽可应用。盖钉铜面铁脚,面径四五分,脚长二三分。针刀长约四寸,圆木柄,头镶铜套, 中插一针,套内面有螺丝纹转紧,不致摇动。显微镜分三节,下础极重,中节上下曲尺式,下插孔中,上套显微镜,转动灵活,伸缩远近如意,以省屡移下础。三边版以坚木为之,大小不等,厚约一分,上有圆孔,便于以指移动,弦合弦安放,按住下版,而移动上版,平行线用之最见均匀。曲线规式样极多随图配用,质系明角等类之物最佳,明若玻璃可透见下图。活股规两股可开可合,一股半截活动,有螺丝转紧。
上版:玻璃纸钩好图式后,用棉花粘红粉擦之,则粉入纸纹中,鲜明可观,如有脱漏,甚易见出。将此纸覆于版蜡面,用光洁圆头物擦纸背,则粉落蜡上。然粉易揩落,须将版再就火上微烘,蜡热则粉俱粘住。惟擦摩纸背时不可移动,否则起双线而花样不清。
刻蜡:上版后须待蜡老透,始可动刀。刻时版上放一有脚搁手版,始中间空虚,不着蜡面。搁版之长短,视乎铜版,其脚须在铜版外。手握针刀,照显微镜,将红纹 处缓缓划去其蜡,不必用大力,铜版上仅针头带过耳。其握刀之法,将大食中三指捧住刀柄,柄尾适搁在食指下节上,无名指小指适托住中指,再将左手中指捺刀头处,其食指则骈于中指也。不可性急,否则针头一快必逾闲,蜡面即带伤。有不顺手处勿勉强刻划,宜将铜版倒转 或 横转为妥,否恐犯屈曲之病。总之,刻之工夫较迟钩之工夫三五倍,盖遇粗纹,钩时总归双钩,刻则费三刀五刀不等。如遇一分粗者,先双钩复画布纹,且不能一气成之;先烂双钩,后再划布纹再烂,两番之工必不能省作一番也。不然,铜烂后粗纹之表里皆毛矣。其刻平行线 ,亦可用三边版;曲线不必定用曲线规,圈线亦可用活股规。其刻断续线处, 则用轮刀。线之疏密 ,依轮齿之多少;线之粗细,依齿轮之厚薄。倘地图中须铺满细点者,用针刀恐不匀而费工 ,则另有机器也。
烂铜:刻去蜡后,用有嘴磁钵(如右图)盛烂铜药水灌 于版面。其腐烂之时刻,视乎药力 之强弱。见水面浮沫,则吹开沫,照以显微镜,如尚未深,则再待片时,视深浅适度,即将药水仍泻入钵,下次尚可用也。其药水涂迹,先用纸或布轻轻揩抹,后用醋少许,灌上(无醋时以食盐少许擦上代之)冷水净洗,然后在炭火上抹去其蜡,始能刷印样张。
修版:印出样张后,见有未刻到处,另用锓刀(如图: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用的磨刀)硬刻之。刀长四寸许,四方形,刀尾装短木柄,形如半荏。装刀入柄,须一棱向下,一棱向上,将刀头磨斜,故 斜面成斜长方形(亦有长木柄者柄下面起三角槽将刀镶入槽内外用铁圈套紧之)。握刀之法,手心抵住木柄,无名指小指钩转木柄,下面中大二指捧刀两旁棱上,食指捺住上棱,将下棱锓入铜版,缓缓推去,其左手中指仍须捺于刀头,庶不致锓出界限也。如有小孔细纹须磨去之 ,则用磨刀(如图: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用的磨刀)用力磨平之。刀长五寸,其头如鞋钉形,其握刀之法,将刀尾夹入无名指小指指缝中,食中二指搭于刀头外,大指抵于内,磨时甚着力也。如因有改正处,磨去 之地步不少,则用弯头斜铲刀(如图: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用的弯头斜铲刀)铲平,再将炭蘸油加磨之。如有许多细纹欲磨净之,则用枪头形大刮刀(如图:手工雕刻腐蚀凹版用的枪头大刮刀)刮之。
烂铜药水:此药水盛于玻璃瓶中,用时倒入磁钵内,由钵嘴灌于版,版烂成后,仍倒入钵内,由钵入瓶,水色初如淡湖,随用随深,烂铜之力则逐缓。然新者烂铜 纹必阔而浅,旧者则细而深;盖新者力强,易于横走,旧者不过时刻久耳。其药水之名,西人名阿斯哈鲁托。舶来者药力太强,不过数分时版即烂深;日本自合者,用盐酸一磅,盐酸加里(加里者倭语也系盐酸之干块其色白而如冰一般)七钱,清水五合,用瓦罐在火上配合。
融蜡:合蜡之法,以松脂黄蜡等分用瓦罐在文火上煮七日 ,乘热用绢筛过于别器,稍停即 结牢器中;再于火上旋转微烘,蜡即脱然而出,然后卷条切断听用。惟并合之分量,四时变迁,寒则松脂多而黄蜡少,暑则反之。
留药:以松脂及挨鲁壳鲁(西洋药水名)各等分,安放玻璃中,隔数日即化合,用时将毛笔蘸点伤蜡处,见风即凝。烂铜时药水被其留住,而不入矣。
藏版:用木箱上下做槽,将版背对背,两枚放一槽内,恐版面碰伤也。藏时须揩净墨迹, 揩法以毡卷作圆帚,蘸油擦之至亮,再用软布揩净,以免起锈。
簿纸上版:不用玻璃纸者,用洁薄之纸,描出图样后,将纸稍着湿,反贴于蜡面,衬纸数层,徐徐摩之,墨即印于蜡面。其纸名雁皮纸,又名转写纸,滑而结,练画时墨水不化也。
缩刻:缩刻之法有二:一须缩绘后付刻;一用照相法,照小再钩出付刻,故能与原样相肖。
刷印:刷印之法,先以纸根切齐,须较铜版稍小,将清水着湿,叠在机器上边,一面将墨膏调匀,用斜版刮墨,刷于铜版,再行转手刮去,则版面无墨,而阴文中有墨矣。将湿纸覆上,上衬一呢,入机器轴中轧之,则纹中之墨皆在纸上也。此纸须高挂阴干,始能折叠。 (日本印刷局内则夹厚纸于烘橱中烘干)至铜印之机器,有木有铁;如版在方一尺五寸左右者,可用木机器印之,每日可印二百张至三百张。
直到1905 年商务印书馆聘清日本雕刻铜版技师和田满太郎、三品福三郎和角田秋成来华,传授雕刻凹版印刷术,雕刻凹版印刷在中国才得以发展。
二、机械雕刻凹版
手工雕刻凹版的进一步发展,是机械用于凹版之雕刻后出现的机械雕刻凹版。中国引入机械 雕刻凹版术是1908年创办的北京度支部印刷局。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无穷,财政经济混乱。面对如此严重的危难局面,清政府决定统一印刷纸币,以控制这种局面,于1906年派度支部(原户部)郎中萨阴图和主事曾习经赴日本考查纸币印刷。1907年成立度支部印刷局,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印刷中国自己的钞票,并派陈锦涛赴美考查印刷,为印刷局生产作物质技术准备。
万能雕刻机
1909年度支部印刷局用重金从美国聘来著名雕刻技师海趣,手工雕刻技师格兰特、机器雕刻技师基理弗爱、花纹机器雕刻技师狄克生、过版技师司脱克,于1908年冬-1910年初陆续来到度支部印刷局。随后,即从美国购进当时最为先进的"万能雕刻机"全套设备和打样机、试印机等机器。
美国雕刻技师海趣来局后,任职技师长,主管产品设计、雕刻钢凹版和教授艺徒。海趣在教 授艺徒、培养华人雕刻技术的同时,亲自设计并雕刻了度支部印刷局开局后的第一套大清银行钞票的钢凹版,其间为在票面上雕刻摄政王头像,还亲自拜见了摄政王载沣。这套大清银行钞券,分一元、五元、十元、百元四种,1910年8月刻成,雕刻精密,线条清晰,层次分明,色调鲜艳醒目,质量甚佳。开辟了中国采用机器雕刻凹版的新纪元。
雕刻凹版,工艺技术复杂,图文线条纤细,而印品又量大用久,一但损伤,难以复制。为保护原版,一般均采用复制版印刷。即用原刻铜版或钢版翻制成锡版,然后再把锡版放在电镀缸内镀铜,制成铜质复制版印刷。1923年,商务印书馆曾聘请美国技师福考司特(Frost)来华指导。其法:以钢制圆辊为之,手续即省,版又耐用。同时并购轮转凹印机。上墨印刷,每小时可印五百张,较诸旧式手扳凹印架,印数增加五倍。印刷纸币尤为适宜。
三、照相凹版的发展
照相凹版,俗称影写版,是照相制版术应用于凹版制作的工艺技术。早期的照相凹版工艺是 照相腐蚀凹版制版工艺,为1894年Karl Kleisch所发明。1895年嘉氏赴英国兰加斯德耳设利白兰脱凹印公司,开始以照相凹版印刷名画,盛行一时。1902年德国人梅登(Doctor Mertens)在嘉氏基础上继续改良,使照相凹版技术日臻完善。到1930年,美国拔脱立克图书公司又试制彩色照相凹版成功。此后,欧美各国对此颇为重视,竭力提倡、推广。1923年,日本东京一家照相凹版印刷公司遭受火灾,在该公司工作的德国技师海尼格(F.Heinicker)准备离日反德,商务印书馆闻讯即刻电请海尼格来华,继续其用照相凹版印刷杂志插图和风景名画之业。这是中国最早引进照相凹版。后来,海尼格又在上海与华人合资开办了中国照相版公司,用照相凹版印刷了《申报图画周刊》等刊物和印刷品。
1924年上海英美烟公司印刷厂派遣照相师奥司丁(Austin)等3人到荷兰照相凹版印刷公司学习彩色照相凹版技术,并于次年购得照相凹版设备来华,后因故未曾实施,其设备转售给商务印书馆。照相凹版的引进之时,正处中国民族近代印刷业崛起之日,使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印刷业犹如锦上添花。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产品展示 | 资质荣誉 | 技术实力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国内销售 - 欧超
国内销售 - 陈茜
国内销售 - 文咚
外贸经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外贸跟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公司座机

0769-82303979

扫描二维码加好友